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!

当前位置: 频道精选 > 文化 > 文化新闻

送“福”字-尊龙凯时国际娱乐
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9:55:00 来源:昌吉日报

  □严萍

  各种字体的“福”字,铺了一地,圆润的、长扁的、宽阔的、可爱的、苍劲的、古朴的……我有点失神,看书法家手中的大抓笔起起落落,又一年呵。是的,又是一年,最早的年味应该从笔下这一幅幅写成小山的春联开始吧。喜欢大篆体的“福”字,充满了烟火味,有衣有房有饭吃有田种,生活就这么行云流水的跃然纸上,再送进千家万户,一时暖意融融。

  腊月,送春联进万家的同时,不时还会接到写几副“福”字春联的求助电话。和几位书法界“老将”欣然前往新户镇时,冬日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,阳光穿透那层淡淡的雾霭,洒在集市的每一个角落。写春联的不远处,镇上的干部们忙得热火朝天。他们一大早便开始劈柴烧火,大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,各色饺子在沸水中翻滚。旁边的大铁锅里,抓饭的香气弥漫开来,混合着羊肉的鲜香和胡萝卜的清甜,让人垂涎。烤肉架上的肉串滋滋冒油,肉香随着微风飘散。

  最热闹的还是我们写春联的长桌前,早早便围满了人。书法老将们挥毫泼墨,春联带着浓浓的福味。“天增岁月人增寿,春满乾坤福满门”“一帆风顺年年好,万事如意步步高”,一句句吉祥的话语从笔下流淌而出,老百姓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写春联的长桌围得水泄不通,有的踮起脚尖,伸长脖子,想要看看新写好的春联内容,有的则在一旁小声讨论着哪一副春联更合心意。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。两位老大爷好不容易挤到了摊位前,年轻的女干部笑着递上两副春联,“大爷,拿好嘞,这春联贴上,保准你们新的一年福气满满!”老大爷接过春联,脸上满是疑惑,问道:“丫头,今天啥日子,咋都白吃白喝白给呢?”女干部笑着解释:“大爷,也没什么特别的日子,就是想着快过年了,给大家添点喜气,让大家热热乎乎、开开心心的。”大爷憨厚地笑着,小心翼翼地把春联叠好,揣进怀里。

  一眼望去,集市上满是人间烟火,这些小瞬间总能唤起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。随后,拉着几位资深书法爱好者前往深山送福送春联。山路蜿蜒、静谧,感觉要通往梦里的桃花源。村里乡亲的笑容格外淳朴,有种未经尘世雕琢的真诚。山惠莲大婶久居深山,去往她家的小路被白雪覆盖,无法行车,只能步行前往。雪地干净到没有一个脚印,屋前的院子里,堆放着简单的农具,几只老母鸡在角落里悠闲地踱步,屋后牲畜暖圈一字排开。大婶看到我们,又惊又喜,赶忙迎了出来,粗糙的双手在衣服上揩了又揩后,紧紧握住我的手。书法老师们将写好的春联展开,那鲜艳的红在这深山小院里显得格外夺目。“时逢盛世心花灿,春到人间气象新”俞忠山老师一边念着春联上的诗句,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春联贴在大婶家门的两侧。李天仁老师将一个大大的“福”字稳稳地粘在了门楣上,而后又提起笔,给她家牲畜暖棚上写了“牛羊满圈”,库房粮仓上写了“五谷丰登”。一众人乐呵呵地夸那群满圈乱跑的小羊羔时,我瞥见大婶的眼眶渐渐红了起来,泪水在她的眼中打着转儿,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慌忙擦拭眼角,声音颤抖地说:“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,这是第一次有艺术家将‘福’送进我的家,这个时代真好,你们文化人真好!”

  深山路遥,大婶或许一直过着简朴孤独的生活,外界的变化对于她来说可能有点远,这一抹吉祥的“福”,是对她生活的一种认可和祝福。这一刻,我似乎领悟到了文艺的最高境界。文艺,应该是贴近生活、贴近人民的,是能够走进人们内心深处,给予他们力量、温暖和希望的。我们手中的笔墨,不仅仅是用来书写优美的诗句、描绘绚丽的画面,更是用来传递爱与关怀,用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父老乡亲的深情。

  风里依稀有咿咿呀呀的戏剧声传来,突然就特别想听一场竭声嘶吼的秦腔,跟着陕甘腔,领略《兴汉图·潼关》的酣畅淋漓。

  窗外已有鞭炮声隐隐入耳,是的,过年了。

[责任编辑:陆云]

尊龙ag旗舰厅官网官方入口的友情链接

网站地图